BA.4/5已成为全球主要新冠毒株值得引起足够警惕
1、近日,全球新冠病毒的变异情况引发了广泛关注。据世卫组织获得的全球新冠病毒基因测序样本显示 ,截止到6月19日,BA.4和BA.5变异株已经占到全部样本的55%,成为全球主要毒株 ,且其比例还在不断上升 。这一变化无疑给全球疫情防控带来了新的挑战,也提醒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2 、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统计,截止到2022年6月4日 ,美国的Omicron BA.4已占到受检样本的4%,BA.5占到6%,两者合计占比达到了13% ,并且其增长幅度高于之前的BA.11。这表明BA.4/5在传播上具有较强的优势,正在逐步取代其他毒株成为主流 。
3、重症率的提高。之前已经说了该病毒,主要特征是免疫逃逸能力。所以他可以逃过人体免疫系统 ,自然对于人体来说危害是极大的,并且有相关研究表明 。 BA.5的嗜肺性明显提升, 又让病毒回到以前的Delta和原始毒株状态(获得了此前的突变),从而会导致感染以后病毒加重。内容总结。
4、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会议 ,国家卫生健康委表示:奥密克戎BA.5亚分支正在成为全球主要流行毒株,BA.4和BA.5正在全球掀起感染潮,防控形势严峻 。数据显示:变异毒株已经成为全美新冠疫情的主要毒株。美国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发现了它的身影。
5、研究人员指出 ,BA.4和BA.5毒株有能力引起新一波感染,这使得新冠疫苗和加强剂量对阻止下一波疫情至关重要 。面对这些新毒株的挑战,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机构正在密切关注其传播情况和影响。疫苗和加强针的接种仍然是预防严重疾病和降低传播风险的重要手段。
6、辉瑞和摩德纳疫苗用于英国目前的强化疫苗接种计划。欧洲多国报告ba.4和ba.5感染的突变体数量增加 。据《中国新闻》报道。英国国家统计局于当地时间6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 ,过去一周,英国近99万人的新冠检测呈阳性,而前一周约为94万人。这是过去两个月来该国新确诊病例数量首次增加 。
接种新冠疫苗后在家庭中感染并继续传播德尔塔情况很常见
1 、打疫苗以后被感染 ,即接种了新冠疫苗后仍然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的病例,被称为“突破病例”。这种情况并非例外,而是随着病毒变异和疫苗接种的普及 ,逐渐成为了一种常态。特别是在面对如德尔塔毒株这样的高传染性变异病毒时,突破病例的出现更为频繁 。
2、面对德尔塔毒株的传播,公众应加强防疫措施,包括及时全程接种新冠疫苗、在公共场所严格佩戴口罩 、做好手部卫生、减少扎堆和人群聚集等。此外 ,一旦出现发热、乏力 、干咳等症状,应及时前往发热门诊就诊,并进行核酸检测以排除新冠感染。
3、综上所述 ,打了疫苗还会被感染的原因主要是存在“突破感染”现象,这与病毒变异、个体差异以及接种时间等因素有关 。然而,疫苗在预防重症和死亡方面的有效率仍然较高 ,因此应继续加强疫苗接种工作,并根据疫情形势和病毒变异情况适时调整防控策略。
4、而且病毒也在不断的变异过程中就导致之前接种的疫苗对应的抗体也会逐渐的失效,尤其是现在出现了德尔塔病毒 ,奥密克戎病毒等等,这也造成接种了之前的新冠疫苗,没有及时的接种加强针也会被新病毒感染上。
5 、德尔塔毒株虽然传播力强、病毒载量高 ,但疫苗仍能有效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 。因此,在当下国际新冠疫情并不乐观的情况下,我们要尽快完成新冠疫苗的接种,产生以疫苗为核心的免疫屏障。此外 ,接种疫苗后产生的抗体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下降,但免疫记忆依然存在。一旦感染病毒,会在短时间内激起较强的免疫反应。
韩媒:超强变异新冠毒株登陆韩国,传染性比奥密克戎高30%
韩媒报道的超强变异新冠毒株为奥密克戎BA.11 ,其传染性比奥密克戎高30%左右,已登陆韩国 。据韩国《中央日报》5月10日报道,韩国新增了5例奥密克戎BA.11变异株感染病例 ,使得该变异毒株在韩国的累计感染病例达到了6例。这6例病例均为美国输入病例,表明该变异毒株已经成功“登陆 ”韩国。